为加强工程实践教学部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建设,提升大学生工程实践能力,提高教学质量,激发教师教学改革、科技创新、项目(产品)研发积极性,经党政联席会议讨论通过,制定工程实践教学部教学改革及技术创新研究项目管理办法。
一、项目范围
立项项目可充分利用现有仪器设备和平台,进行教学改革与创新,开展课程思政项目研究,开发实用性产品、教具、样品。
教学改革:围绕 2024 级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实践课程体系建设、实践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与评价改革、学生工程能力和工程意识培养、虚拟仿真资源建设、实践教学信息化管理、传统金工实训向数字化技能培训的教学改革过程中的新工艺新模式等方面的研究与实践。
课程思政:围绕我校建立在配水池战斗遗址上的独特资源与优势,开展具有实践教学特点的课程思政作品和案例,讲好“三个一”的故事涵养“三种”精神,形成系列课程思政作品和典型案例。
技术创新:充分利用工程实践教学部仪器设备资源,研制具有特色的产品,要求美观、实用。倡导开发具有辽宁工业大学元素的项目(作品),开展仪器设备功能提升研究,结合现有的仪器设备制作教具和实习实训模样等。
其它与工程实践教学部教学、科研、生产相关的自选研究项目。
二、项目要求
1. 申报课题应目标明确、研究思路清晰,实施方案合理,实施计划可行,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明确的预期成果,务求实效。
2. 立项课题研究周期不超过 1 年,体系化研究项目周期原则不超过 2 年。
3. 项目主持人能够投入充足的时间和精力,高质量地完成立项工作。
三、立项与结题
1. 原则:随时申报、及时评审,成熟一个、立项一个,验收一个、结题一个。
2. 立项申请材料报工程实践教学部项目审批小组进行审核,项目审批小组采取专项评审和机动评审相结合对申报项目进行评审,视项目申报数量和质量确定立项数。曾获批或在研校级及以上的相似度高的项目不予立项。
3. 项目主持人同时只可申报 1 项,可以组建项目组完成,也可单独承担项目。
4. 项目结题时,按照项目申报时的目标任务进行验收。 对涉及实训课程内的教学改革项目,需提供相应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等背景材料;课程思政方向可提供应用案例(作品),或教学教案及应用效果等;技术创新方向结题时要提供相应的成果。
5.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工程实践教学部将适时检查进展情况,根据项目计划进度安排进行考核,到期无法结题的项目至多延期半年或终止项目开展。
6. 教学改革及技术创新研究项目立项验收通过后,可列入绩效考核和评奖评优加分项。承担工程实践教学部教改项目的教师在申请校级及以上教学研究项目时,同等条件下可优先推荐。
四、项目资金使用
1. 每项资助 1000-3000 元,资金由工程实践教学部创收经费列支。报销范围为材料费、资料费、版面费、专利费、软著费、调研费等,要符合学校财务管理资金使用要求。
2. 项目结题时,按照学校报销管理相关规定报销资助经费,要附立项和结题材料。
工程实践教学部
2025年5月7日